三月阳光和煦,万物生根发芽,是春日最喜悦的风景。在这嫩黄鹅绿、姹紫嫣红的时节,农机地头展——苏南地区规模梨园生产机械化现场选型活动暨无人机液体授粉技术示范培训在“中国优质梨之乡”江苏丹阳盛大举行。
2025农机地头展首秀开幕
本次活动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果蔬茶机械分会、镇江市农业农村局、丹阳市农业农村局承办。活动还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的大力支持。
开幕式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苑同宝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冉,中共丹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于斌,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装备处处长陆桂良,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马立新,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陶书田,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军等领导、专家出席。
在开幕式上,于斌在致辞中介绍了丹阳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并表示将通过打造示范区、培育标杆性企业、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王冉介绍了农科院在果树品种开发、果园机械研发方面的成绩,以及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专项“标准果园装备技术及管控系统集成示范”项目概况,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帮助全体参会人员更加深入掌握产业所需、市场所急,进一步找准创新攻关方向。曹丽虹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从农场主使用角度出发,加快集成推广先进装备研制;提高智能化管控水平,加大农机农艺、信息化以及农场基础设施的融合力度,到建设梨园数字化评价标准体系等方面来推动江苏省梨园智慧化建设和先进技术的实用性。张绍铃宣布活动开幕。
本次活动吸引来自江苏及华东地区农机技术推广部门,果树、农机科研单位,果园机械生产及经销企业、农资企业、果业公司、种植大户、果农群体等400余人到现场、线上2万余人参加,《农民日报》、《新华日报》、《落叶果树》等多家媒体平台进行了报道。
智造改变果园
——优选果园实用性、智能化机械
现场展演在江苏绿舟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共计有近50台套产品参加演示展示,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果园机械化的新质生产力,以智能机械为主。现场的果园装备主要针对于中耕松土、除草、开沟、施肥、植保、授粉、疏花疏果、采收、搬运等环节,展示演示了丘陵全液压自主动力平台、割草机器人、果园作业平台、风送式喷雾机、开沟施肥机、北斗定位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无人植保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其中,无人机液体授粉技术示范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通过现场演示,无人机的精准喷洒和高效授粉能力,展现了在提高授粉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果园管理者提供了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思路。
智慧引领果业
——专家报告专题辅导
活动期间,现代果园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会在丹阳举办,培训会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吕晓兰研究员主持。
梨花果管理关键技术
——陶书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花果管理岗位科学家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花果管理岗位科学家陶书田讲解了梨花果管理关键技术,主要围绕梨新品种介绍、梨授粉技术、疏花疏果技术、高效脱萼技术、果实套袋与采收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陶教授在讲解过程中着重强调了液体授粉技术的高效应用、化学疏花疏果的注意事项,以及PBO脱萼技术的独特优势与操作要点。
梨园土肥水管理
——董彩霞,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董彩霞介绍了梨园士肥水管理策略,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梨园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董教授强调,梨园土肥水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效益;管理土壤的核心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理土壤的根本是提高土壤有益生物活性;改良土壤的途径是有机肥替代化肥;养树健果的关键是遵循梨树的需肥水规律。
梨轻简化树形及培养技术
——李晓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江苏现代梨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专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江苏现代梨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专家李晓刚分享了梨树轻简化树形及培养技术,首先比较了苏翠1号、翠玉和翠冠不同枝龄枝段梨果实品质,然后详细介绍了主干形、拱形棚架、水平棚架、篱壁形几种树形的整形要点和注意事项,他指出不同树形都有自身特点,在培养好树形前还需要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慢慢解决。
谈谈当前推进果园生产机械化的几个误区
——苑同宝,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苑同宝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三方面介绍了当前我国果园机械化进程。主要针对搞果园机械化就是买农机、多是果园种植群体自己买、不考虑效益只考虑省力化、机械化没实现又搞智能化等方面的误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所见所感,提出了相应的果园机械化推进建议。另外,他还提出一般果园种植群体在小生产大流通模式之下,应当注意提高标准果品的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全新品种、渠道资源等多种优势发展高端果品业务。
梨园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绿色防控技术培训
——赵延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果实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果实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赵延存介绍了梨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绿色防控技术,通过80余幅高清原色图谱系统展示了梨黑星病、轮纹病、梨木虱等20余种病虫害的典型症状与危害特征,构建了可视化识别体系。他强调梨园病虫害防控要从保护梨园生态系统出发,协调植检、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把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达到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