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民时评:耕好“两块良田”
最新动态
人民时评:耕好“两块良田”
2025-03-27
10
耕好“两块良田”
——人勤春来早,稼穑正当时①
耕好“有形良田”,有赖广大农民的辛苦劳作,农业领域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耕好“无形良田”,每个人都能尽自己一份力
沃野田畴,春耕正忙。
旋耕机、植保无人机等机械设备穿梭田间地头,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铁路部门开辟农用物资“绿色通道”……各地各部门抢抓农时,加紧推动春季农业生产。徐徐铺展的春耕画卷,彰显“春天里的中国”的勃勃生机,增添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守牢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重千钧。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
为什么不能轻言过关?
这是由客观形势决定的。总的来看,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先看需求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早已不再局限于口粮,相当部分的粮食通过饲用转化为肉蛋奶,以满足多元化食物营养需要,而这部分产需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缺口。
再看供给端。粮食生产滑坡易、爬坡难。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频发,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给粮食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客观形势决定了,粮食安全,不能轻言“高枕无忧”。
粮食在高基数上稳产增产,潜力在哪里?
潜力在单产。这几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越来越突出。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394.7公斤,比上年提高5.1公斤。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潜力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保主食,还要保副食。肉、蛋、禽、奶、鱼、果、菌等,都是粮食。全方位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本身就蕴含巨大的潜力。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江河湖海,都能提供食物。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建好森林粮库、海上粮仓,才能让“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稳稳当当。
长远看,进一步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仍有很大施展空间。
有人或许会认为,粮食安全是国家需要考虑的事情,与个人离得很远,甚至认为“跟我没关系”。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粮食安全当然是国家层面需要关心的大事,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耕好“两块良田”,一块是18亿亩耕地这块“有形良田”,一块是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耕好“有形良田”,有赖广大农民的辛苦劳作,农业领域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耕好“无形良田”,每个人都能尽自己一份力。
近年来,治理“舌尖上的浪费”成效显著,但在外卖等领域、在节假日期间,餐饮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节粮减损,消费环节大有文章可做。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将节约意识转化为日常习惯,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对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大有裨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以高基点为新起点,耕好“两块良田”,我们有信心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手中的饭碗越端越稳、越端越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