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技赋能,北京南郊农场复耕试验田小麦再获丰收
最新动态
科技赋能,北京南郊农场复耕试验田小麦再获丰收
2025-06-281

6月18日,北京南五环外,大兴区新村路旁的一片金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其中。一转眼,麦粒就被分离出来,而粉碎后的麦秆又均匀地撒回田里。

首农食品集团旗下南郊农场农管公司种植负责人褚银枝站在田埂上,正指挥小麦收割测产,脸上洋溢着喜悦。她眼前的108亩小麦,昔日是拆除房屋后的建设废弃地,2021年开始复耕复垦。今年复耕地块的小麦产量较往年平均亩产增产近539斤。

“这是科技带来的丰收麦!”她说,复耕以来,南郊农场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北京市耕保中心合作开展试验示范,通过品种筛选、精播增密、适期晚播、水肥精准供应、无人机植保等一系列措施,开展复耕复垦地小麦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不但让小麦单产水平大幅提高,还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为优质强筋小麦“京优368”新品系种植推广进行示范。

复耕“试验田”里,科技大显身手。比如,在小麦全周期管理中,创新采用“精量播种+适期晚播”技术,搭配12厘米小行距精播机,实现“一播全苗”,亩茎数提升15%。配备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再结合滴灌技术,节水超30%,肥料利用率提高25%,小麦灌浆期延长3天。此外,引入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三防”,更是将防治效率大幅提升5倍,农药用量减少20%,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当日,南郊农场所属长阳农场也传来丰收喜讯。经测产,该农场300亩复耕复垦田小麦亩产达到1018斤,大幅超出2024年北京地区小麦平均亩产755斤的水平。

“沃土才能育良种!” 长阳农场生态农业分公司副经理卞政武说,农场创新引入固碳保氮膜堆肥发酵技术,将原本可能成为环境负担的农林废弃物和牛粪,经过特殊发酵处理,转化为富含养分的优质肥料。科学技术创新,再加上科学管理模式,复耕的“低产田”正变身为“高产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首都“米袋子”的重要保障力量,首农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现有复耕复垦土地近25万亩,占全市耕地保有量166万亩的近15%。未来,综合试验技术得到推广后,复耕复垦地单产小麦按每亩增产10公斤计算,每年就能增产小麦2500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杰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