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4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最新动态
2024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4-07-15
22
7月13日,2024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会长游凌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享了对于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张立群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蓄力待发的新阶段,其中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尤为重要。抓住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顶住内外压力,克服突出困难,加快发展和壮大新的生产力,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能够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突出困难是高质量发展受到了制约,经济需求收缩,导致了经济增速的下降。
尤其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的降速密切相关。
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导致了企业财务困难,也使居民收入与就业形势受到影响,进而牵动税收减少,造成了地方的财政困难。
针对经济需求收缩的原因,张立群表示,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与贸易摩擦的发生,使外贸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和收入下降的困境;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使投资品相关的生产订单显著减少;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又导致了房地产投资的滑坡。出口与投资在总需求中的占比超过了60%。出口与投资的不振,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也联动到消费的下降。
“扩大消费是很重要的任务,但我们需要让居民有更多获利。赚的钱多了,消费不用扩大,老百姓有钱还不去花吗?”张立群一语中的。
张立群强调,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仍然要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增长潜力,并对其充满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由形成生产制造的工业化起步,而非西方式的通过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化成长孕育了巨大的增长能量,其成果经由改革开放得到了充分释放,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张立群认为,目前解决内部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至关重要。
中国的增长潜力仍然非常强大。
国内中低收入人口众多,收入分配的差距内含了经济结构变动的潜力。
我国的人力资源充沛,劳动力存量未被充分吸纳;
国内储蓄率很高,存款规模巨大;
我国在应用技术上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和团队,产业技术进步相当顺利。
有人、有钱、有技术,企业生产供给能力强大,人民美好需求潜力无限,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格局,引领经济迎来持续回升的新发展周期。
张立群呼吁,过去经济形势良好时,大家忙着赚钱,忽略了自身能力建设。
目前正是合适的时机,保持定力,苦练内功,这将为我们把握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大的辉煌提供坚实的支撑。
随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政策发展处处长侯方安介绍了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的实施重点与操作要求。
侯方安首先重新明确了农机购置补贴的重要意义。农机购置补贴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之一,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手段,
农机购置补贴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侯方安介绍,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框架保持基本稳定,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扩大范围,优化支持重点,完善操作办法,着力提升政策实施的精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在支持重点方面,政策聚焦单产提升和机收减损,重点支持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大型智能高端联合收获机械等有助于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急需、农机装备补短板、农业其他领域发展急需,以及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在补贴资质方面,政策强调农机产业自主安全可控和高质量发展导向。
鼓励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省份开展鉴定机制创新,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开展创新产品补贴资质互认。
科学规范采信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和第三方机构检验检测结果。
在补贴标准方面,推动实施差异化补贴,深入推进优机优补。各省可按有关规定提高部分重点机具、救灾机具补贴额,测算比例从30%分别提高到35%、40%。对补短板创新产品,给予特定补贴支持。对区域内保有量明显过多、技术相对落后的机具,实行降低补贴标准、退坡处理直至退出补贴范围。
在支持创新方面。
深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持续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逐步推广与农机作业量挂钩的兑付补贴资金的操作方式,鼓励探索对防灾减灾机具达到一定作业量后适当给予应用补贴的方式方法。
更加突出通过试点对技术创新产品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
在风险防控方面。
全流程加强补贴机具研产推用各环节监督管理,更加突出加强监管,查处违规行为,着力提高监管水平。
与上一轮相比,这是新一轮政策实施中强调的重点。
如严格控制累加补贴,对高风险机具和成套设施装备采取交叉互审方式进行投档审核,对高风险机具应逐台核验等。
在补贴兑付方面。
优化简化资金兑付流程,增加结算批次,推进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提高补贴办理便利性,确保及时兑付。
加大对超期不兑付、兑付慢问题治理力度,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加快补贴资金兑付的新机制。
这也是新一轮政策实施重点中新增的内容。
更加突出资金兑付的时效性要求,并纳入责任制考核。
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信息咨询部总监张华光在会上作了“农机市场现状、趋势与建议”的报告。
张华光首先总结了今年上半年农机市场的十大特点:一是市场趋稳,小幅增长,农机市场基本面小幅增长,增幅在5%上下;二是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首先是未来几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机制造和消费市场,其运行轨迹有很大不确定性,其次是是欧美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持续制裁打压对中国农机科技创新、升级及出口会产生多大影响的不确定性;三是农机进出口实现小幅增长,贸易顺差同比增长4.4%,但部分热点出口地市场降温,包括俄罗斯、美国等;四是竞争再现马太效应,集中度提高,洗牌加速,体系竞争凸显,竞争焦点变化;五是市场需求、品牌、区域、产品属性等方面的市场表现分化明显;六是主流区域市场发生转移,东三省及河北、河南等区域发生下滑,南方、西北区域实现增长;七是农机市场新型主体快速崛起,投资性需求占90%以上;八是农机市场需求结构加速调整,“一大一小”市场风生水起,表现亮眼;九是大型、高端智能化趋势愈发强劲;十是经销商主营业务收入、利润、集中度下降,经营策略收缩。
张华光随后对部分细分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拖拉机市场方面,上半年同比下滑12.28%,降幅有所收窄。
市场需求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没有变化,以高端智能绿色为特点的大型拖拉机将继续扮演稳定市场的重要角色。
此外,生产端与销售端对市场感受的“温差”较大。
生产端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感觉市场略好于去年,呈现小幅增长;
相反,销售端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综合各种因素,张华光认为拖拉机全年市场以小幅波动收官的概率较大。
联合收获机方面,谷物联合收获机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玉米收获机大幅度下滑。区域市场集中度出现较小幅下滑,品牌集中度增长。市场的利好因素有:去年市场的大幅度下滑,为今年增长设置了低门槛;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弱;更新动力增强。利空因素为:传统市场饱和,刚性需求下降;作业收益边际递减;补贴拉力下降。张华光认为,今年联合收获机市场或呈现两位数增长。
播种机方面,因处于市场下降周期,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大型化趋势增强,且市场存量较大,2024年市场或呈现下降态势。
畜牧机械方面,目前畜牧业不景气,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是市场下滑的主要因素。张华光预判,2024年市场恐进一步出现大幅下滑,降幅在20%以上。
耕整地机械方面,该市场于2016年大型化结构调整后,经历了3年的下滑期。2019—2020年连续两年增长,意味着调整结束。2021年之后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动力偏弱。张华光判断,2024年预计仍将出现小幅下滑。
张华光随后分析了农机行业的六大变化与五大趋势。认为行业正发生内外部环境变化、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市场推进动能变化、竞争特点变化、终端用户变化和行业所处阶段的变化。由此,行业出现了生产集群形成、产品智能化与绿色化、短板弱项激发小众市场崛起带来的需求碎片化、流通领域进入动荡期、洗牌加速和产品为王为代表的竞争新格局出现等五大趋势。
在农机行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张华光建议农机经销商关注价值定位与营销转型、如何从旧市场挖掘新利润、新能力建设、新优势再造和风险管控等问题。
此次会议的最后一项内容,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信息咨询部主任张文博宣读了关于表彰2023—2024年度农机市场优秀信息采集员的决定。
近年来,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不断致力于建设农机市场信息资源网络,优化信息采集点和信息采集员队伍,整合优势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覆盖范围及服务群体,旨在为政府、行业、企业和终端用户准确研判农机市场动态变化提供信息支撑。
农机市场信息点建设是开展行业信息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获取原始数据的重要渠道。各地信息采集员以“务实求真、精益求精、踏实拼搏”的工作作风,准时、及时的数据填报态度,为监测工作的健康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为弘扬先进,用典型引路,激励广大信息采集员扎实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协会遵照“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遴选原则,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评选出了十人为2023—2024年度优秀信息采集员并表彰。
会议现场,范建华为优秀信息采集员颁发了证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