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相关政策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加快提升全国葡萄及丘陵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月农业农村活动,9月25-26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联合在山东烟台蓬莱国宾酒庄举办了“农机地头展——烟台蓬莱葡萄暨胶东丘陵山地果园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推进行动”。来自国内20家农机企业的果园喷药机、除草机、修剪机、水肥一体机、枝条粉碎机等30多台机具在现场进行了展示演示,还展示了酿酒葡萄设施栽培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并进行了葡萄新品种、病虫菌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培训。国内农机企业、葡萄种植户等约8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开幕式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果蔬茶机械分会秘书长季节主持。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孙磊研究员介绍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机械化、加工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我国葡萄产业的推动作用。他着重指出,在葡萄生产过程中要依据当地条件和人们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品种,生产过程采用的农药化肥等和使用措施要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徐丽明向大家逐一介绍了葡萄生产管理机械,包括喷药机、除草机、修剪机、水肥一体机等机械的作业原理、功能、作业效果等;介绍了本团队研发的行间割草和株间自动避障除草机、基于北斗导航的精准变量喷药机等机具,精准变量喷药机可实时检测叶幕宽度,实现精准变量施药,降低农药使用量30%以上。她表示,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准度,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低碳减排,促进葡萄产业绿色高效健康发展。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刘永强研究员介绍了酿酒葡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防控方法和试验效果。综合防控技术绿色健康环保,可保持果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胶东综合试验站站长、烟台农科院唐美玲研究员介绍了酿酒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的功能、作用、试验效果等。设施避雨栽培技术有效地降低降雨对酿酒葡萄树体和果实的影响,减少病虫菌害的发生,提高果品品质,继而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质。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吴新颖在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推进活动将机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水肥一体等高度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烟台蓬莱葡萄产区乃至全国葡萄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活动还进行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培训。
本次农机地头展和技术培训,展示了最新的机械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进行了葡萄生产全过程的科普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胶东葡萄产区暨丘陵山区果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胶东地区水果产业的绿色高效低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