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国际农机展”)将在湖北武汉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农机行业盛会,本届展会以“创新开放赋能农业装备,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三大发展主轴,凭借体系化的论坛设计、全球化的资源联动与前瞻性的议题设置,全力打造全球农机产业创新协作矩阵,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际化程度再攀高峰:多元碰撞凝聚全球共识
多年来,国际农机展始终秉承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致力于搭建全球农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相较往届,本届展会的国际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不仅德国、意大利、韩国等传统优势展团悉数回归,日本展团更将首次亮相,携其在精细农机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产品加入“国际战队”,进一步丰富展会的国际技术交流维度。
与之配套的国际化论坛活动同步升级,通过多场次、多维度的对话交流,汇聚全球行业智慧。其中,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中外农机贸易大会”,今年规模再创新高。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大会将吸引600余名国际采购商与近200家中国企业参与精准对接,越南、印尼、南非等新兴市场协会代表与行业专家将现场剖析当地农机化发展需求与市场机遇,五家在全球化布局中成果卓著的先锋企业,也将分享海外市场拓展与实战经验。“今年‘中外农机贸易大会’的规模相较去年进一步扩大,核心在于我们加大了对国际买家的邀约力度。”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国际买家对中国农机的性价比与技术创新力关注度持续提升,而中国企业则迫切希望借助专业平台精准触达海外市场。为此,本次论坛将持续聚焦国际采购商与国内企业的高效对接,通过搭建专业化贸易洽谈平台,促进国内外农机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深度交流,助力中国农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农机产业链与价值链。”
在国际化协作层面,本届展会还迎来多方国际组织深度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牵头组织农机制造商及经销商培训活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办的多场技术推介会,从政策协调、技术标准统一到市场资源整合,多维度推动全球农机产业链深度融合。“‘第十届亚太农机协会理事会农业机械制造商及经销商培训与考察暨第十一届亚太农机协会理事会成员会议’,与世界粮农组织精心策划的四场不同主题论坛实现联动,进一步强化了展会的全球影响力。这不仅是一场行业展览,更是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事厅’。”主办方说道。
图为2024中国国际农机展上举办的泰国、越南农机市场分析报告会
紧扣产业新趋势:新能源、智能化、低空经济扛起议程大旗
在“双碳”目标与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农机装备成为本届展会的核心看点和热议焦点。据介绍,今年展会在过往智慧农业板块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巧妙嵌套新能源专题板块,形成‘智慧+绿色’的双轮驱动格局。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智慧农业和新能源板块的参展企业数量实现了150%的飞跃式增长,从最初的十余家快速扩充至近五十家,涵盖了电池研发、农机电气化改造、绿色能源应用等全产业链领域。
为推动新能源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将在本届展会上主办“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负责人、政策研究学者等齐聚一堂,围绕新能源农机的技术研发瓶颈、市场推广路径、政策支持体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产业发展破解难题、指明方向。“当前,农机的电气化转型已进入快车道,无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市场接受度,都在加速提升。”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柳松表示,这一转型不仅契合绿色发展理念,更将重构农机产业的技术生态。
图为2024中国智慧农业大会启动仪式
与此同时,智慧农业领域的论坛活动同样亮点纷呈。展会品牌会议活动中国智慧农业大会将继续举办,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农机农艺融合助力单产提升”为主题,将举办“人工智能+农机农艺融合论坛”“智慧农业专委会合作交流会”“智慧农业发展的应用与实践”等系列活动,分别从技术融合、行业协作、实践落地、细分领域应用等角度,深入探讨智慧农业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路径,为行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中国农机流通协会智慧农业产教融合专委会秘书长潘超表示,大会将展现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装备为代表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全景呈现农业生产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包括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等,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助力农业生产者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智慧农业大会还在A3馆特设了“人工智能+农机农艺融合助力单产提升展区”,全景呈现精准决策+精准执行的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对智能装备、数字农服、单产提升的促进作用。此外据了解,本届展会的灌排专区中企业带来了相比往年智能化元素更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25智慧灌溉发展论坛”也将在展会期间召开。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展会首次设立的低空经济专题板块,成功引爆行业期待。围绕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探索,主办方经过多轮筛选与策划,将举办“中国低空农业装备产业发展论坛”“农业农村低空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分享交流会”等活动。这些论坛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低空农业装备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前景等问题,为低空经济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专业交流平台,助力行业开拓发展新蓝海。
优化论坛结构:45场活动实现“量减质升”
针对往届观众反馈的“展期短、活动多,难以兼顾”等问题,主办方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实际需求,对论坛内容实施“手术刀式”精准优化:合并主题相似、内容重叠的议题,淘汰关注度低、实用性不足的传统会议,最终将论坛总场次控制在约45场。尽管数量较往年有所缩减,但内容覆盖面与专业深度不降反升,真正实现“减量不减质,优化再升级”,确保每一场活动都能为参会者创造实际价值。
在保留经典活动方面,“农机市场形势分析会”“2025牧场大会”“农机流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5农机经销商大会”等深受行业认可的品牌活动,将继续保留核心议程并优化内容设计。其中,“农机市场形势分析会”将邀请行业权威专家,深入解读当前农机市场需求变化与政策影响,为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与战略参考;“2025牧场大会”则聚焦畜牧业转型升级,探讨智能化养殖装备与绿色养殖模式的融合应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牧场大会包括三部分内容:畜牧装备展示、草食畜牧业机械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研讨会和草食畜牧业关键装备现场演示会,旨在以机械化智能化推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共享技术发展红利,加快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形成草食畜牧业高效发展新格局。
图为2024中国牧场大会畜牧装备演示会
一批直击行业痛点的务实活动也将同步推出:“2025粮油经单产提升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演示活动暨培训班”,通过田间演示推广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高效解决方案;“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以竞赛促普及,强化全行业安全生产意识,推动农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连续两年举办的“国机集团农机共链系列活动”,则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为农机装备产业强链补链、打通资源壁垒搭建了重要桥梁。
此外,展会还承担着行业资源对接与信息发布的重要功能: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2026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2026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2026越南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等多场新闻发布会,将提前公布明年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重要农机展会的规划信息,为企业提前布局提供指引;济宁、宁津等农机产业集群地主办的产业推介会,将区域产业优势与全国市场资源无缝对接,助力地方特色农机产业走向全国;1200平方米的蔬菜专区配套多场细分论坛,从设施蔬菜到露地种植,全方位呈现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技术需求;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和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将以影像为载体,展现农机行业发展成果与从业者风采,丰富展会文化内涵。
“我们既要‘高大上’的前瞻探讨,也要‘接地气’的实用技术。”主办方表示。2025国际农机展的论坛设计,既是对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制造业升级战略的响应,也为全球农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清晰的风向标。通过深化国际化协作、推动技术跨界融合、实现议程精益化升级,展会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智慧引擎”。“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平台思维链接政策、市场与技术资源,让每一次对话都转化为产业跃升的实际动能。”主办方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