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六届果蔬茶机械化论坛硬核收官——高质高效、智能智慧赋能果蔬茶升级
最新动态
第六届果蔬茶机械化论坛硬核收官——高质高效、智能智慧赋能果蔬茶升级
2025-10-302

2025年10月26-28日,顶级农机盛会——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武汉启幕,以25万平方米展览规模、2500余家全球参展企业、20万人次专业观众的宏大格局,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农业机械化领域的“风向标”与“聚力场”。这一盛会不仅是江城武汉在农业高端装备领域的又一次实力彰显,更以全球视野勾勒出中国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智能智慧”进阶的清晰蓝图。

图片
图片

展会期间,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的“第六届全国果蔬茶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岗位科学家吕晓兰研究员主持论坛,易中懿、伍涛等7位行业权威专家从数据赋能产业升级、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到智能装备攻坚突破,全方位破解农业机械化瓶颈,更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耦合提供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示范样本,以科技硬核推动果蔬茶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来自江苏,北京、山东、河北、辽宁、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市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合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果蔬茶论坛进行了全程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了1.1万人次。

图片


数据赋能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导,江苏省纪委委员,江苏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江苏省人大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图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研究员指出,智慧化是未来产业的基本特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进入智能时代,其关键支撑要素可归纳为数据、算力与算法。易中懿提到,数据模型作为智慧管控的核心,目前与大语言模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泛化能力方面尚有不足,仍需依赖大量生产数据进行训练、优化与支撑。他强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农机领域在创新范式、组织方式、产品验证、创新理念、主体培育以及科研管理等多个环节带来了新思路。最后,他还对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解析,为科研人员及农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片


梨园栽培新模式与农机农艺融合实践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北省“楚天英才”

图片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树体管理岗位科学家、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伍涛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我国梨产业的生产现状,并指出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追求高品质果品与实现机械化栽培。随后他提出了一种适宜机械化的“双臂顺行式”的新型棚架栽培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其整形方法和技术创新点。同时,他也介绍了适配该模式的系列果园机械,覆盖植保、除草、施肥、中耕、修剪、枝条粉碎、花果管理及物料搬运等多个环节。最后,伍涛研究员展望未来,提出了基于此类平棚架技术,实现果园机械化、无人化与智能化发展的远景需求。


面向多样化农艺需求的

智能除草装备研究探索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获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省高校创新人才等称号

图片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权龙哲教授此次分享的报告是聚焦面向多样化农艺需求的智能除草装备研究探索与杂草的智能防控策略,他以视频及图文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多种前沿装备,如悬挂式处方施药除草装备能实现精准施药,减少农药浪费;惯流风幕式对靶施药除草机器人,灵活高效,适应复杂农田环境。此外,报告他还分享了利用智能算法识别杂草的成果,极大提升了杂草识别准确率。这些研究为农业智能化除草提供了新方向,有望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高效发展。


浆果(枸杞)机械化采收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2025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选派对象

图片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梅松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浆果(枸杞)机械化采收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核心围绕直线往复振动采摘技术展开详细阐述,首先深入剖析该技术的脱果机理,在明确脱果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指导浆果(枸杞)机械化采收设备的部件设计与作业参数配置;同时从专业视角出发,系统阐释了振动作用与浆果脱离之间的力学关系,提出了针对浆果(枸杞)高质量采摘的参数配置指导原理。他还介绍了阵列化直线往复振动枸杞采收机,分享树莓振动采收装备引进国外机器并改进振幅参数的经验,为浆果采收机械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西北加工辣椒智能化生产技术

与装备发展趋势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特色蔬菜农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图片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缪宏教授系统探讨了西北地区辣椒的产业现状、机械化移栽装备、机械化采收装备、机械化产后处理装备,并特别指出,辣椒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将为辣椒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果园风送式变量施药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导,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安徽省茶产业体系机械岗专家

图片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邱威教授喷雾技术流程、研究应用现状与研究成果三方面分享了果园风送式变量施药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果园高效精准施药技术,提出了冠层需风新标准及计算方法,同时创新性地报告了火焰靶向除草装备,为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可行策略。


果园疏花装备保丰产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图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曾锦博士分享了果园疏花装备保丰产的研究成果,强调了疏花技术对提高果园管理效率和增加果农收入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果园疏花主要依赖人工,不仅耗时费力,还浪费了树体养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研发了疏花装备,采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提高作业精度,以及基于3D地图的导航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疏花效率,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这一技术成果不仅促进了果业代化,还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第六届全国果蔬茶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作为汇聚行业智慧的盛会,有力推动了科研与产业深度交流,既实现了新型架栽、智能装备等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又通过“产学研用”示范加速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果蔬茶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及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耦合指明方向。相信此次论坛所凝聚的智慧与共识,将持续赋能果蔬茶产业在机械化征程上的创新突破,引领行业向着“智能智慧、绿色高效”的目标阔步迈进。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