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广东: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 打赢防灾减灾硬仗
最新动态
广东: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 打赢防灾减灾硬仗
2024-05-31
39
收录于话题
#各省农业
#广东
#农机防灾减灾
“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业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主力军,还是大面积提升单产和减少粮食收获损失的潜力所在。”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粮作机械处处长王超在农机防灾减灾及增产减损培训班暨广东省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培训班上介绍。
连续阴雨刚过,广东又进入“龙舟水”季节。每当暴雨洪涝来临,农机作用凸显:抽水机可以排涝,履带式收获机在泥泞地里也能高效作业,烘干机快速降低水分确保颗粒归仓,无人机、北斗系统等智能农机装备齐上阵,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装备升级 做减灾救灾主力军
减灾就是增产,应对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多发频发,“要充分发挥农机作为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的主力军作用,切实把农业防灾减灾和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强调。
应对巨大的防灾减灾压力,广东应急农机装备不断升级。
统计发现,广东灾种多、灾期长、发生频率高、灾害重,农业生产防灾救灾机械化需求多样。
近年来,广东多措并举增加烘干机、农用水泵、履带式拖拉机和无人机等“平急两用”农机装备及零配件有效供给,做到“有机能干、有处能调、新机能买、有人能改”。
此次,移动式烘干机、植保无人机、水泵、无人机防灾减灾照明系统、农情监测系统及农用移动储能车等农业机械均在珠海开展的农机作业防灾救灾演示展示活动中亮相。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有了这个装备,晚上也能连续作战抢种抢收了。”开平市新大农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钟杰超介绍,大疆无人机搭载大功率照明系统和高功率探照灯,可同时实现无人机正下方的矩阵照明与高功率全方位远距离照射,实现60米高度正射照明,照明覆盖面约5000平方米。
应对受灾农作物快速转移的难题,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农业无人机,该设备可适应农业田间地头的各类物资运输场景。“极大方便了田间地头的作物抢收、山地丘陵的肥料运输、苗木吊运、农产品运输等。”公司相关负责人黄鑫帅介绍,前段时间多地洪涝严重,一些被水淹严重的田块需要补种,无人机快速调运秧苗到田里,让补种高效又省力。
“这台害虫性诱测报仪主要用于害虫诱捕、计数和预警。”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今年雨水偏重,多地水稻病虫害多发,害虫性诱测报仪引诱雄性害虫进入诱捕器,用物理法杀死或干扰其交配,达到防治目的,还可以根据虫害种类更换不同的机芯,实现一机多用。
烘干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短板,但大型烘干中心投入大、配套多、使用率低。为了快速补短板,广东创新打出大型烘干中心+移动烘干机补充的组合拳,既加大粮食烘干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又强化移动式烘干机应急储备。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的移动式热泵烘干机、广东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可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农豪装备(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的移动式谷物烘干机、湖南省农友盛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家用型批示循环谷物干燥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动式干燥机等各显神通,成为恶劣天气时小农户的“守护者”。
“围绕台风、洪涝灾害、干旱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灾害,要实现农机防灾救灾装备合理配套,最大限度发挥农业机械化在防灾救灾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徐振兴认为。
平急两用 建392支应急服务队
建在平时,用在战时。
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是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抓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工作,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等方式,提升农机作业能力,确保灾情发生时农机作业队伍能“拉得出、用得上、顶得住”。
广东省高度重视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工作。
早在2023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广东省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预案》,全省各地结合实际、立足历史灾害场景,制定了市、县级工作预案,建立起省、市、县上下联动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摸清、造册了近4万台(套)应急农机具,组建了392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
广东先后投入省级财政资金超4亿元,支持农机服务主体建设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及购置“平急两用”农机装备,增强农机装备能力,在应对水涝、强降雨、台风等灾害天气中,农机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今年4月,广东发生强降雨过程,我省共出动843支/次应急作业服务队、1.5万台/次农机具、1.1万人/次参与救灾,减轻了灾害天气对我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快农业生产恢复。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吸收了一批素质高、技能精、讲奉献的机手作为骨干成员,组建了一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广州市汇奥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祖岳介绍,平时自主开展作业服务,做好应急机具装备保养和维修,确保机具处于良好状态;有紧急情况时,应急作业服务队接受统一指挥调度,牵头开展应急作业服务。“前段时间洪灾,公司的大口径水泵成了抢手货,多地调运配合救灾和田间排水。”周祖岳说。
多方联动 建设救灾长效机制
“要构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特别是加强农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团队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组长刘布春研究员表示,建设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和防灾救灾农机储备和调用制度,加快布局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
防灾救灾,多方联动。
“农机部门要强化与财政、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完善信息共享、联合预警、防灾救灾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刘布春说。
强化与重点生产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紧密对接,实现机具有效供给;
强化上下联动、横向合作,实现防灾救灾快速响应。
要充分利用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大力推进在用拖拉机、收割机等机具加装北斗终端、监测终端,实现数据共享,精准调度,救灾及时,损失降低。
在广东省珠海市,水稻综合机械化率高达95.3%,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缺什么就补什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构建农机防灾减灾救灾高效体系。”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明友介绍,通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引导,在国家和省级补贴的基础上,叠加市级补贴激励农户购置农机应急装备及新型农机。
针对农民反映的夏收季节雨水多、稻谷晾晒难的问题,珠海市从2021年起每年实施稻谷烘干项目,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各区协调保障烘干中心用地用电需求,明确村集体可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购置适用谷物烘干设备。
“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农机应急作业队伍建设和组织调度,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刘明友说。
欢迎关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官方微信号
欢迎关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官方快手号
欢迎关注 诚邀投稿
官方微信号投稿联系:
马铮主任,微信号码:13911806400
官方快手号投稿联系:
季节副主任,微信号码:15001215914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