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西北地区根茎类中药材采挖收获时节,10月18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举办了以“中药材以收定种机械化补短板”为主题的全国中药材收获机械化技术交流研讨会。
我国实现人工种植的191种临床常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337万亩,产量达到531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广,种类繁多,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草本类等不同类型的中药材栽培方式差异大,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难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据初步估算,我国中药材生产综合机械化率约43%,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分别只有24%和29%。提高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中药材产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国中药材主产省份针对道地药材生产特点和应用机具装备情况,陆续总结提炼发布了中药材典型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抓点示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药材机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