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六届全国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
最新动态
第六届全国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
2024-11-01
23
收录于话题
#中药材
#中药材机械化
2024年10月26日下午,在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第六届全国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高校、国内外农机制造企业、中药材种植企业等的120余位嘉宾出席了论坛。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国家中药材产业政策的最新导向,深入分析了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中药材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与应用以及基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耕作、种植、管理、收获和初加工等环节,各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共同推进中药材机械化的发展。论坛汇聚了国内中药材领域的顶尖智慧,特邀6位知名专家,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创新成果,为推动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实践路径。论坛由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加工机械化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吴敏副教授主持。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郑志安教授在“中药材加工机械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题报告中,聚焦农机农艺融合的加工机械化发展,系统阐明了中药材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质量发展需求。郑教授指出,通过机械化赋能,中药材产业逐步培育出新质生产力,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当下存在机械化水平不均衡,尤其是不同地区的中药材机械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机械化普及程度较低。报告提出,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中药材加工的机械化将成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方向。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刘燕研究员在“丘陵山区中药材管收技术装备研究”的主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丘陵山区中药材种植情况和丘陵山区中药材机械化现状,从浅根茎类、中根茎类和深根茎类中药材全面分享了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研究,提出中药材高效植保技术装备应用,为丘陵山区中药材机械化和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初加工专家指导组果蔬中药材专业组副组长、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张陆海正高级工程师,在“甘肃省推进中药材机械化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中,针对甘肃省大宗道地中药材机械化率远低于主要农作物以及“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现状,提出抓关键薄弱环节机具研发的发展策略,在介绍甘肃省中药材机械化推进措施中,就机具种类覆盖不够全面、环节覆盖不够全面、区域覆盖不够全面等问题给出建议,为中药材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昆明理工大学张兆国教授作题为“云南省中药材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的主题报告,对我国2022年20个省的中药材种植规模进行了统计,其中云南以903万亩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四川的851万亩和贵州的711万亩。云南作为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共有中药资源8875种,包括植物药8456种、动物药380种和矿物药39种,并选出三七、滇重楼、滇龙胆、砂仁、云茯苓等10个优势中药材品种,形成了“十大云药”区域公共品牌。虽然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1000万亩,但机械化水平很低,除耕整地环节以外,种植、收获等各环节几乎是人工作业,面临着“无机可用、无机好用”的难题。三七作为云南道地中药材,因其种植环境特殊、农艺要求严格,98%种植于云南省,在张兆国教授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研制出了多代三七播种机、三七移栽机、三七收获机和三七分级机,以三七机械化生产为突破口,逐步带动其他中药材机械化作业的发展。
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装备专家团队中药材首席专家、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道地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岗位专家蒋辉霞研究员作了题为“四川中药材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地形严重制约了四川中药材机械化发展,提出“以机适地”和“改地适机”同步推进的方案。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节能减排要求,发挥四川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优势,推动中药材装备“电代油、油改电”,为解决川芎、黄连等四川道地药材机械化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发展方向,最后提出要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宜机化改造、强化创新体系布局等方面进行支持。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农业装备中试基地主任、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中药材体系岗位专家李晓明高级工程师,在“有组织的科研——中药材机械从0到1的突破”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发展中药材机械化要认识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建立跨学科、团队、行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为中药材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中药材专业组、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果蔬、中药材加工专业组支持,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药材机械分会承办。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加工设施处何丽虹处长出席本次活动。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